電力變壓器是一種靜止的電氣設備,是用來將某一數值的交流電壓(電流)變成頻率相同的另一種或幾種數值不同的電壓(電流)的設備。當一次繞組通以交流電時,就產生交變的磁通,交變的磁通通過鐵芯導磁作用,就在二次繞組中感應出交流電動勢。二次感應電動勢的高低與一二次繞組匝數的多少有關,即電壓大小與匝數成正比。主要作用是傳輸電能,因此,額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參數。額定容量是一個表現功率的慣用值,它是表征傳輸電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當對變壓器施加額定電壓時,根據它來確定在規定條件下不超過溫升限值的額定電流。
一、 供配電方式:
10KV高壓電網采用三相三線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運行方式。
用戶變壓器供電大都選用Y/Yno結線方式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運行方式,可實現三相四線制或五線制供電,如TN-S系統。
二、電力變壓器主要部件及作用:
①、普通變壓器的原、副邊線圈是同心地套在一個鐵芯柱上,內為低壓繞組,外為高壓繞組。(電焊機變壓器原、副邊線圈分別裝在兩個鐵芯柱上)
變壓器在帶負載運行時,當副邊電流增大時,變壓器要維持鐵芯中的主磁通不變,原邊電流也必須相應增大來達到平衡副邊電流。
變壓器二次有功功率一般=變壓器額定容量(KVA)×0.8(變壓器功率因數)=KW。
②、電力變壓器主要配件有:
A、吸潮器(硅膠筒):內裝有硅膠,儲油柜(油枕)內的絕緣油通過吸潮器與大氣連通,干燥劑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雜質,以保持變壓器內部繞組的良好絕緣性能;硅膠變色、變質易造成堵塞。
B、油位計:反映變壓器的油位狀態,一般在+200左右,過高需放油,過低則加油;冬天溫度低、負載輕時油位變化不大,或油位略有下降;夏天,負載重時油溫上升,油位也略有上升;二者均屬正常。
C、油枕:調節油箱油量,防止變壓器油過速氧化,上部有加油孔。
D、防爆管:防止突然事故對油箱內壓力聚增造成爆炸危險。
E、信號溫度計:監視變壓器運行溫度,發出信號。指示的是變壓器上層油溫,變壓器線圈溫度要比上層油溫高10℃。國標規定:變壓器繞組的極限工作溫度為105℃;(即環境溫度為40℃時),上層溫度不得超過95℃,通常以監視溫度(上層油溫)設定在85℃及以下為宜。
F、分接開關:通過改變高壓繞組抽頭,增加或減少繞組匝數來改變電壓比。
∵:U1/U2=W1/W2,U1W2=U2W1,
∴:U2=U1W2/W1。
一般變壓器均為無載調壓,需停電進行:常分Ⅰ、Ⅱ、Ⅲ三擋+5%、0%、-5%(一次為10.5KV、10KV、0.95KV二次為380V、400V、420V),出廠時一般置于Ⅱ擋。
G、瓦斯信號繼電器:(氣體繼電器)輕瓦斯、重瓦斯信號保護。上接點為輕瓦斯信號,一般作用于信號報警,以表示變壓器運行異常;下接點為重瓦斯信號,動作后發出信號的同時使斷路器跳閘、掉牌、報警;一般瓦斯繼電器內充滿油說明無氣體,油箱內有氣體時會進入瓦斯繼電器內,達到一定程度時,氣體擠走貯油使觸點動作;打開瓦斯繼電器外蓋,頂上有二調節桿,擰開其中一帽可放掉繼電器內的氣體;另一調節桿是保護動作試驗紐;帶電操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并強調安全。
三、電力變壓器的送電規范:
A、新變壓器除廠家進行出廠試驗外,安裝竣工投運前均應現場吊芯檢查;大修后也一樣。(短途運輸沒有顛簸時可不進行,但應作耐壓等試驗)
B、變壓器停運半年以上時,應測量絕緣電阻,并做油耐壓試驗。
C、變壓器初次投入應作≤5次全電壓合閘沖擊試驗,大修后為≤3次同時應空載運行24h無異常,才能逐步投入負載;并做好各項記錄。目的是為了檢查變壓器絕緣強度能否承受額定電壓或運行中出現的操作過電壓,也是為了考核變壓器的機械強度和繼電保護動作的可靠程度。
D、新裝和大修后的變壓器絕緣電阻,在同一溫度下,應不低于制造廠試驗值的70%。
E、為提高變壓器的利用率,減少變損,變壓器負載電流為額定電流的75~85%時較為合理。
四、電力變壓器巡檢:
變配電所有人值班時,每班巡檢一次,無人值班可每周一次,負荷變化激烈、天氣異常、新安裝及變壓器大修后,應增加特殊巡視,周期不定。
A、負荷電流是否在額定范圍之內,有無劇烈的變化,運行電壓是否正常。
B、油位、油色、油溫是否超過允許值,有無滲漏油現象。
C、瓷套管是否清潔,有無裂紋、破損和污漬、放電現象,接觸端子有否變色、過熱現象。
D、吸潮器中的硅膠變色程度是否已經飽和,變壓器運行聲音是否正常。
E、瓦斯繼電器內有否空氣,是否充滿油,油位計玻璃有否破裂,防爆管的隔膜是否完整。
F、變壓器外殼、避雷器、中性點接地是否良好,變壓器油閥門是否正常。
G、變壓器間的門窗、百葉窗鐵網護欄及消防器材是否完好,變壓器基礎有否變形。
五、電力變壓器定期試驗項目和保養:
①、油樣化驗——耐壓、雜質等性能指標每三年進行一次,變壓器長期滿負荷或超負荷運行者可縮短周期。
②、高、低壓絕緣電阻不低于原出廠值的70%(10MΩ)。
③、繞組的直流電阻在同一溫度下,三相平均值之差不應大于2%,與上一次測量的結果比較也不應大于2%